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
来源:杭州日报  |  2022-04-19 08:50:17

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

  在淳安界首体育中心附近的千岛湖水域,党员志愿者与环卫工人一起乘船清理沿岸及水面废弃物。新华社发

  谭湘萍

  杭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为杭州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绘制了宏伟蓝图。《报告》紧紧围绕“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这一主旨,提出了今后五年建成六个“城市之窗”的发展目标,其中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努力建成美丽之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浙江杭州时对杭州提出的“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空间布局,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宜居城市方面创造更多经验”的重要指示精神。

  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精美丽中国样本

  “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打造独特韵味的新天堂”是杭州“奋进新时代,建设新天堂”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任务之一。早在2002年,杭州就确定“环境立市”战略,2003年又正式提出建设“生态市”的总体构想,2009年被列为全国唯一副省级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2011年进一步出台了全面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战略部署,2013年又开启了“美丽杭州”建设,明确了“建设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成为美丽中国先行区”的总体目标定位,2018年在省会城市中率先建成“国家生态市”、荣获了“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美丽山水城市”等称号,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扎实实施‘环境立市’战略,把杭州建成‘生态市’,努力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2020年,杭州进一步厚植良好生态的本底优势和美丽杭州建设的先行优势,奋力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再续新篇,继续在美丽中国建设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又适时颁布了《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实施纲要(2020-2035年)》,持续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做精美丽中国样本,开启了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新篇章。

  历年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力推进美丽杭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杭州自然生态得到有效保护,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美丽城乡建设全域推进,经济发展提质增效,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但仍有一些结构性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压力依然较大。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对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促进和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全局,未来五年,生态环境质量仍将是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和奋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短板之一,尤其是大气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城市内河水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任务重。因此,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全面加强生态保护,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不断改善空气、水环境质量,有效管控土壤污染风险,仍将是推进新时代美丽杭州建设重中之重的任务。

  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

  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了“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就是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科学编制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谋划城市“成长坐标”,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统筹城镇、产业、居住、交通、生态布局,落实产业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规划等的“多规合一”,着力解决各类空间规划之间可能存在的交叉重叠、缺乏统一衔接的现象。要防止“摊大饼”式扩张,将环境容量和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作为确定城市定位和规模的基本依据,提高城市发展的持续性和宜居性,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要以规划引领,促进公园布局更合理、功能更复合,逐步形成类型多样、特色鲜明、普惠性强、网络化布局的“郊野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四级公园体系,让城市环境更美,让市民宜居幸福感更强。打造世界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必须建设世界一流的综合交通体系,杭州要加快推进铁路西站枢纽、京杭运河二通道、萧山国际机场三期等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对区域网络化布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强化生态空间对市域空间结构和布局的隔离缓冲作用,形成“更多兼具国际范与江南风的高品质空间”。

  高水平建设“万顷湿地、万里碧水”的“湿地水城”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新时代美丽杭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重要途径。

  杭州拥有江、河、湖、山交融的山水布局,还有湿地、山泉与溪流的水系交融,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应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守住自然生态安全边界,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城市防洪抗涝、调节径流、净化水源、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着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2020年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西溪湿地时指出,“湿地贵在原生态”“要把保护好西湖和西溪湿地作为杭州城市发展和治理的鲜明导向”。通过实施西湖全域综合提升行动及西溪湿地原生态保护提升行动,以及湘湖综合保护利用、千岛湖沿湖湿地和钱塘江、运河、苕溪流域湿地群的生态修复,高水平建设“万顷湿地、万里碧水”的“湿地水城”,全面激活市域湿地资源,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群”对杭州城市带来的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同时,要以天目山、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重点,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平。以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方式,打通“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让绿水青山的守护者和绿色发展的让利方共享发展成果,将“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不断增强生态优势,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能体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与创新机制的“杭州样本”。

  力争成为全省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表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杭州作为浙江省会城市、“重要窗口”头雁担当,更应力争成为全省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表率。

  通过加快构建“1+N”政策体系,从深度调整产业结构、遏制两高项目无序发展、强化能耗双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的低碳化转型、工业部门的降碳和脱碳、农业投入结构调整、交通运输领域的电动化、推行城市绿色低碳建筑、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等多个重要环节为切入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增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内生动力。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精准、科学、依法、系统治污,注重源头削减和过程控制,强化末端治理,不断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主要污染物排放大幅下降。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努力“让老百姓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喝上更干净的水、吃上更放心的食物”。强化风险管控,坚守环境安全底线,以更高水平的保护推动更高质量的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资源能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荣的“美丽中国建设的样本”。

  (作者系市咨询委委员,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副总工、正高级工程师)

编辑:宋姝君
2023“打卡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网络国际传播活动_fororder_700X190 拷贝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