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外交在大流行病时代的优势
2021-01-20 国际创意与可持续发展中心

  请允许我引用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的一句话开始我的发言:“城市是这次疫情的首当其冲者——许多城市面临卫生系统紧张、水和卫生服务不足以及其他挑战。在贫困地区情况尤其严重,疫情暴露了那里根深蒂固的不平等。”

  他还指出:“在我们应对大流行病和努力恢复之际,我们将我们的城市视为社区、人类创新和智慧的中心。今天,我们有机会反思和重置我们的生活方式,重建我们的城市。” 

  城市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化。艺术和文化在界定城市的特性和身份方面,一再显示出其策略性价值:改善宜居性;吸引投资、就业和游客以及建设社区。数十亿美元已投入到全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中,但这一投资很难得到正确落实,尤其是在大流行的情况下。文化和创造力蓬勃发展的条件需要加以培育,这在迅速变化的经济、社会、卫生和政治环境中具有挑战性。

      城市:应对疫情的关键

      新冠疫情将城市推向了崩溃的边缘,也让城市在应对大流行病的过程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一罕见的流行病促使各城市寻求与其他城市结成联盟,以便在这个充满挑战的世界上,在我们已经了解的全球化进程之外,分享经验和知识,并提出新的想法和倡议。目前有三个基本目标:一是立即应对危机;二是尽早恢复;三是通过更具韧性和可持续的城市更好地重建家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UCCN)于2004年启动,旨在加强那些将创意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素的城市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方面。通过加入该网络,各城市作出了它们的承诺:分享最佳实践,发展伙伴关系,促进创意和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生活的参与,并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计划。

  该网络还承诺支持联合国相关框架,特别是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及其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246个UCCN城市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地方层面把创意和文化产业作为发展规划的核心,在国际层面积极合作。 

  除了UCCN之外,还有无数的城市间网络和联盟,它们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抗击新冠肺炎的战斗中。据最新估计,全球、区域和地方城市合作模式约有300种。  

  通过Zoom、Google、BizConf视频或其他数字工具进行的在线互动在疫情中的城市外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智能城市的好坏取决于它们的连通性。2020年6月25日,联合国科文组织在其所属的城市平台(UCP)框架下组织了一场关于借鉴城市应对新冠肺炎策略的线上会议,由8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提供多元化的专业知识。然而,这一倡议可能来得有点晚。  

  2020年3月27日,洛杉矶市长埃里克·加希提作为C40的主席,召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45位市长,分享他们应对这个蔓延至全世界的疫情的相关经验。C40是一个由96个世界特大城市组成的网络。C40最初侧重于支持城市的有效合作,分享知识,推动有意义的、可衡量的、可持续的气候变化行动。 

  但C40迅速调整了其主要工作重点,以利用其与各城市的关系、能力和专业知识,促进它们在应对COVID-19的第一线发挥领导作用。C40成立了一个恢复工作组,由米兰市长贝佩·萨拉担任主席,并与各城市签署了协议,将公平和气候行动作为应对新冠肺炎的核心问题。

  2020年7月15日,C40工作组发布了《绿色和公正的复苏议程》,并向政府和金融机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是否预示着一条通往新常态的道路呢?

  城市网络的建立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联盟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发起的,名为“100个韧性城市”。还有其他实体,如欧盟的欧洲城市网络、总部设在蒙特利尔的非营利组织新城市基金会,它致力于在公民外交方面的技术和创新的帮助下,加速向可持续和弹性城市的转型。国际友好城市联盟早在1956年就成立了,目前已经有来自138个国家的1800个城市、州和县参与了合作。 

  一个专门的智库——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根据世界城市的国际联系程度,将它们分为“Alpha”、“Beta”和“Gamma”三个层次。COVID-19很可能通过将健康和卫生以及科学能力结合起来,导致这一分类发生一些变化。 

  城市网络的建立主要是由需求驱动的,以满足特定部门或地区的需求。这导致了城市网络的扩散,从而形成了一个分散的市场。相当多的城市是多元网络中的一员;其他的城市则可能不属于任何一个网络。城市领导人对信息冗余的担忧不是没道理的,现在他们面对一个提供信息、服务和合作机会的拥挤的网络领域时,可能倾向于更有选择性。这不仅带来了价值的增加,还带来了合作疲劳,偶尔还会产生混杂的信号。  

  城市官员(以及市民)之间的跨境合作和经验分享,主要基于实用主义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是地缘政治利益,这是它与传统多边主义的区别。   

  届时,城市外交便能够发挥其最大功效,达到最佳效果。传统外交的参与主体多为民族国家,外交双方付出巨大努力才能做出耦合、及时的回应并且提出不同的外交预案。而城市外交超越了传统外交,是多边主义的一种新的运作模式。

  在大流行初期,我们看到经济和物质效益通过城市外交传递,以获取口罩、聚醚砜或者防疫专业技术。这些城市外交的开展带来了经济收益和物资流通的增长红利。在此思想指导下,为促进危机中的健康经验交流和物资交易,各大都市与世界城市和地方政府联合组织(United Cities And Local Governments)联合搭建了“城市促进全球卫生”互惠平台以促进疫情时期处理健康问题的交流。

  城市内部的不平等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许多城市,尤其是中小城市或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并没有从城市网络中有效获益。即便用于国际城市流通的资源通常还不到一个城市预算的1%。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城市内部的不平等日益显现。为致力于“重塑完善”,创造更公平、更公正、更有活力的社区,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城市网络的首要要求。此外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为重点关注这一群体的权益,特将每年的10月7日定为世界都市日。

  现今,几乎所有城市都仍处于大流行中,只是所处的阶段有所不同。一些国家仍在应对紧急危机,或控制反复发作的疫情;一些国家正试验符合国情的逐步解封,并在某种程度上走向复苏。新冠肺炎危机表明,地方领导人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现在正是城市网络各地方领导人提升能力以实现城市领导人的共同抗疫抱负、重新定义全球合作面貌的好时机。

  本次疫情提高了城市应对当前和未来冲击的韧性,这使得城市有机会建设一个更健康、更可持续的未来。成功地预测全球趋势并将此种趋势所需的转变整合到复苏中是当前社会中一个热点话题。此外疫情之前的优先事项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建设更清洁的基础设施、绿色复苏以及减少居民和社区之间的不平等仍在各个城市的考量之中,并未因为疫情而有所搁置。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可能使这些进程受到中断,但不会使其停止。如果说疫情前后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它使得实施这些早期计划变得更加紧迫。

  毫无疑问,城市的领导人正面临着他们一生中最紧迫的危机之一。当前,他们忙于保护自己的公民和社区,似乎可持续发展和到2030年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与他们当前的生命与健康需求并无关联。然而,大流行和气候变化对城市来说是类似的挑战,并且它们是密切相关的。

  联合国秘书长指出,一旦世界能够将重点转向复苏,2030年议程就是一项自然而然的组织原则。国家领导人、市长和市政府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未知的挑战。各国领导人将会在巨大的压力下制定新的政策并且在一个相当混乱的环境中发展经济,并以惊人的速度增加财政资源。

  现在看来,雄心勃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量化基准可能是遥不可及,甚至不合理的。

  结合各经济体目前正在经历的冲击,要求到2030年将生活在国家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减少50%或实现充分就业的目标似乎有了新的意义。那么《2030年议程》到底能为城市带来什么呢?

  可持续发展目标是一种通用话语,为与企业、大学、学校、公民社会和地方慈善机构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提供了社会基础。这场危机对文化和创意部门产生了深刻的经济影响,并突出了文化机构在城市生活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伴随着复苏的进程,城市正在通过文化恢复它们的工作,以期实现复兴和回弹。

  城市外交的潜力

      但我们不能忘记这场危机对文化的毁灭性打击。布鲁金斯学会8月发布的一项研究估计,在4月1日至7月31日期间,仅在美国,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企业就失去了大约270万个工作岗位,销售额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

  多亏文化工作者,让我们在抗疫中看到了最美好的人性和团结的巨大作用。例如复活节那天,盲人音乐巨星安德鲁·波切利站在空荡荡的米兰大教堂广场前演唱歌曲,希望能用音乐传递希望。这首歌曲被翻译为“奇异恩典”并在全网广泛传播,在首日24小时内便已被全球2800万人点击观看,成为全球新冠危机的一个标志性形象。

  城市外交必须充分发挥其潜力、全部技巧和能力,以应对我们一生中所经历的最严重和最具破坏性的紧急情况。这不是一场武器或硬实力的战争,而是一场关乎健康的战争,在此次战役中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情报、卫生、关怀和对共同公民的关心等软实力取胜。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和之后,在我们实现公平和绿色复苏的共同努力中,任何一个人、任何一座城市都不能掉队!这是我们所需要的彻底恢复!

  正如我开始演讲时引用联合国秘书长的呼吁那样,请允许我以他的另一项相关呼吁来结束本次演讲:“现在是重新思考和重塑城市世界的时候了。同时现在也是适应这一流行病和未来流行病现实的时候了。最后现在也是我们通过建设更具韧性、包容性和可持续的城市更好的机会。因此我们必须行动起来应对相同的紧急事件,下定决心改造城市以及解决气候和污染危机。”

(注:本文转自IPP评论,系汉斯·道维勒(Hans d’Orville)在2020年9月18日第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北京峰会上的发言稿。)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