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联合培养作为国内高校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方式,可使高校之间的师资、学生、教学资源等得以充分交流利用,成为近年来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
尤其对中西部高校来说,通过联合培养模式,与东部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不只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也是优化高等教育区域布局、缩小东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差距的现实选择。
两校联合培养项目交流座谈会
赵帅是云南大学2012级历史学专业学生,经过选拔,进入到云南大学—复旦大学联合培养项目。在复旦大学学习期间,第一学期课程只有一个A,其他以B为主;从第二学期开始,14门课程中的4门在A-以上(28.6%),第三学期11门课程中的4门课程在A-以上(36.3%),第四学期10门课程中的5门课程在A-以上(50%),总绩点为3.36。
返回云南大学学习后,赵帅成绩绩点最高达到3.8,处于班级前列;2016年,因成绩优异,赵帅被保送至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
全方位联合:10个专业入选其中
自2010年云南大学与复旦大学正式启动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至2019年,云南大学共有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新闻学、社会工作、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生态学10个专业入选其中,每年选拔40余名一年级本科生,采用“1+2+1”模式开展联合培养。
实际上,两校的联合培养项目基础可以追溯到2001年,复旦大学对口支援云南大学。
在对口支援基础上,两校秉承“促进东西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与共享、共同提升西部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共同制订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管理办法》《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优秀学生选拔方案》等管理文件,持续优化培养方案,推动联培学生全方面发展。
近年来两校联合培养项目方案
2010年至今,已先后有438名云南大学本科生参加联合培养,其中280名学生已取得加盖“与复旦大学联合培养”印章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
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及相关工作的开展,探索了东西部高校联合培养协同育人的有效模式,重点解决了联合培养的课程及学分衔接问题,促进了西部高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的能力提升。
统筹领导:6项机制促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共享
为了加强对联合培养工作的统筹领导,云南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校分管校领导亲自研究部署有关项目实施工作,教务部门牵头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了6项机制推动联合培养相关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着眼提高培养质量,两校探索设计以“1+2+1”为核心的三阶段联合培养机制。联培生第一年在云南大学学习,第二、三年在复旦大学学习,第四年回到云南大学进行毕业设计。
二是着眼实施协同管理,两校构建以异地联动为核心的常态化运行管理机制。两校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各院系成立联培工作组,建立两校各专业联络人机制,不定期召开“联合培养学生联络会”,统筹协调和具体开展联培管理。
三是着眼课程有序衔接,两校完善以两校专业培养方案对接为核心的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云南大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将两校人才方案进行融合,进一步借助复旦大学经验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推动云南大学10个联合培养专业逐步构建起科学、合理、特色突出的课程体系。
四是着眼学生全面发展,两校建立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学生帮扶机制。两校对联合培养学生实行统一管理,与复旦学生一起混合居住,建立学生管理沟通联络机制,相关院系和辅导员及时从思想、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进行指导,帮助联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尽快熟悉和适应两校的学习和生活。
五是着眼专业内涵提升,两校健全以互动合作为核心的专业与课程联合建设机制。依托联合培养推动两校院系、专业之间的互动合作,复旦大力支持云南大学发展特色学科。在复旦大学的帮助下,云南大学引进5门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引进各专业线上课程达20多门,专业与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
六是着眼教师能力提高,两校深化以双向交流为核心的专业教师研修与交流机制。复旦大学派出近30名骨干教师直接参与云南大学课程教学,派出70多名教师到云南大学参加联合培养学生遴选,帮助云南大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云南大学110余名教师到复旦大学进修,复旦大学为云南大学进修教师配备学术造诣较深、师德高尚的博士生导师作为指导教师,制定切实可行的培养计划,重点提高他们的基础理论和科研工作能力。同时重点培养云南大学挂职管理干部,让他们实际参与所在部门的运行,推动了挂职干部的成长。
示范带动:东西部高校合作交流有效模式
10年联合培养实践中,复旦大学在专业教学计划制定、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对于云南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使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得以提升的同时,教学管理和运行水平也进一步向高水平院校看齐。
此外,联合培养学生返校后,带回的复旦大学优良的学风,对其他同学亦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育人成效由“内”而“外”得以凸显:两校的联合培养模式,为近年来云南大学与浙江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以及复旦大学对河西学院等多所高校的对口支援与联合培养,均提供了可借鉴的培养模式,对东西部高校合作交流作出示范,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
未来,两校还将继续探索与创新联合培养模式,搭建全方位交流合作平台,继续为促进东西部教育资源均衡和提升西部高等教育能力和水平贡献力量。(文/图 左小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