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探访广西边境“非遗带”文旅产业敲开致富门

2018-02-14 09:35: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李胜兰

  中新社广西崇左2月12日电 题:探访广西边境“非遗带”文旅产业敲开致富门

  中新社记者 黄艳梅 杨志雄

  2月12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七,位于中越边境的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恩城乡维新村新胜屯传来阵阵欢笑声,村民们身着民族盛装,与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载歌载舞欢度“侬垌节”,用壮家人独有的方式迎接中国农历新春到来。

  “侬垌”二字源于壮语,“侬垌节”是大新县及中越边境黑衣壮边民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当地侬垌文化至今已有千年历史。丰富多彩的侬垌民俗活动遍布全县各个村屯。

  每年的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是新胜屯的“侬垌节”,该屯屯长赵海特地起了个大早。他介绍,每年一过腊月二十,当地壮族同胞就进入“狂欢”模式,举行形式多样的“侬垌”活动,为春节的到来进行预热。

  当天,新胜屯村民通过祭祀天神,祈盼上苍赐福,共同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富足和美。大家还敲响铜鼓、唱起山歌,跳起壮乡传统的铜钱舞,举行抛绣球、舞麒麟、舂糍粑等系列活动,热闹的民俗吸引了大批游客。

  大新县地处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高平省重庆县、下琅县山水相连,是“中国侬垌文化之乡”,也是广西近年来打造的“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县份之一。

  新胜屯共有84户342人,均为壮族。曾经,一句“有女不嫁新胜屯”的民谣道出了新胜屯生活的贫困与落后。如今,通过“非遗”保护传承与文旅产业开发,新胜屯靓丽“变身”,先后获得“中国生态文化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

  在这里,男女老少人人会唱歌,个个会跳舞。屯里还建立了民族文化展示基地,培训了一批壮族文化传承人。赵海向记者介绍,目前,村民人均年收入已从不到3000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10000多元。他今年的新年愿望就是让村民腰包更“鼓”一些,力争全屯人均收入翻一番。

  中新社记者近日到访广西另一边境城市靖西,这里因独特秀美的喀斯特地貌和浓郁的壮族绣球文化闻名海内外。绣球被视为壮族人民的吉祥物,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文化符号。古朴典雅的旧州古镇,家家户户做绣球,下至六七岁的小女孩,上至七八十岁的老奶奶都会制作。对于当地人来说,绣球不仅代表古老的手工艺,更是脱贫致富的手段,已发展成为一个产业。目前,旧州年生产绣球逾20万个,年产值达300多万元,远销欧洲、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旧州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刘国建介绍,广西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50项。广西开展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惠民富民示范带建设,已建成挂牌的示范点32个,2017年增至42个。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