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中外学者在京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

2017-12-07 09:26: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李胜兰

  中新网北京新闻12月6日电 (记者 杜燕)由中央民族大学主办的“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与民族事务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今天,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来自美国、俄罗斯、波兰以及中国内地的多所著名高校、科研机构170余位专家学者,就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和贸易合作更好发展、总结并交流民族事务治理经验等重要问题进行探讨。 

  研讨会上,中俄国际经贸关系发展协会奥列格·杰米好表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契合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和地区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经济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以“一带一路”倡议在欧亚大陆能源领域的重要作用而言,将推动建立一个制度性的能源合作机制,共同探讨和参与全球能源治理,最终提高中俄两国在全球油气市场上的地位和话语权。“中俄能源合作前景依然广阔,‘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同俄罗斯经济合作,尤其是能源合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从“一带一路”与基础设施建设谈起。他认为,运输和能源领域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各国国内基础设施需求量最大的是能源,跨境基础设施需求量最大的是运输。其中东亚和东南亚基础设施需求量最大,其次是南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黄晓勇认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指明了新型全球化发展的方向,为世界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公共产品。沿线国家和地区通过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在全球范围内整合生产要素和发展资源,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同发展,通过发展有效破解难民等难题,从而有力地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安宁。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余家豪研究员谈到“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与社会凝聚力。他指出,基础设施建设涉及许多投资,比如铁路投资、能源领域投资。在欧亚地区,各国对能源基础设施投资需求非常大,而随着能源领域的投资逐渐加大,会形成一个庞大的能源网络,这将进一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傅梦孜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打破了国家间的地理界限,从而为经济的融合包括跨界民族经济融合、人文交流创造条件,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也必然会带动各国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研讨会上,爱尔兰科克大学教授Marian Mccarthy、广西民族大学商学院院长王新哲、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教授杨文炯等专家学者就“一带一路”与高等教育、与西南沿边自贸区的构建等发表了见解。 

  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研讨会上也指出,目前在该校海南校区,民族大学正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和地区联合创办“一带一路”学院,同时将通过举办“一带一路”博览会、创建“一带一路”博物馆等多种方式,推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