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_fororder_地方频道-logo-城市-190x54

仰望星空60年 北京天文馆迎60岁生日

2017-09-29 09:33:48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李玥

  原标题:仰望星空60年

仰望星空60年 北京天文馆迎60岁生日

北京天文馆的天象厅曾让很多人对神秘星空无比向往。

仰望星空60年 北京天文馆迎60岁生日

北京天文馆新老馆融合一处,交相辉映。

仰望星空60年 北京天文馆迎60岁生日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开馆。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在西直门外开馆迎客,2004年,天文馆新馆对公众开放。今天,北京天文馆迎来了60岁生日,甲子一轮回,半个多世纪以来,北京天文馆影响了一代代国人,这里是科学家传播科学、普及知识的地方,是民众在钢筋水泥城市中仰望星空、思考宇宙的地方。

  起名选址>>>

  从“假天”到天文 从天坛到西直门

  1923年,德国蔡司厂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天象仪,当时称之为“假天仪”,随后,第一座假天馆也在德国建成,这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馆。

  我国科学家提倡建天文馆历史已久,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科学家高鲁、张钰哲、陈遵妫等人都曾撰写文章描述天象仪,意图借此推动建设中国天文馆事业。

  天文学家李元在《我国第一座天文馆的建造》一文中提到,由于天文馆的设备昂贵和建筑技术复杂两个原因,致使20世纪中叶,亚洲仅日本的东京和大阪拥有两座天文馆。文中说,“1954年夏天,我国驻前民主德国使馆向外贸部门反映,蔡司天象仪是一种科学普及教育仪器,德方对我国有贸易差额,建议购买天象仪作为外贸补偿。”同年9月,中央文委决定筹建北京天文馆,中科院决定从该院年度经费中调剂出200亿元(即人民币改革后的200万元)用于筹建场馆。自此,我国开始筹建亚洲大陆的第一座天文馆。

  参与了北京天文馆筹建工作的赵世英介绍说,北京天文馆在当时,是全世界唯一一家由国家出钱建设的天文馆,而建设主要目的是为科学普及、启发民智、破除迷信,“当时的社会,很多人的封建迷信思想很重,对科学和宇宙一无所知,而天文馆的成立可以起到科学普及的作用。”

  1955年,时任上海徐家汇观象台的负责人、天文学家陈遵妫被调派到北京,成为北京天文馆的首任馆长,参与筹建工作。

  在天文馆的命名方面,有一段小插曲。起初,全国科普协会的文件中都将这个即将建成的科普场馆称为“假天馆”,与西方国家的称呼一致,因为星空是人造的。

  然而,馆长陈遵妫认为,与国外单纯放映天文电影的假天馆和天象馆不同,我国建立全新的科普机构,主要是为向人民群众宣传天文学的知识,除天象仪的天象表演外,还将举办展览、科学讲座,组织天文小组观测,做简单的研究课题,未来甚至要培养更多中级天文人才,因此,名称应改为“天文馆”。

  在众多质疑声中,陈遵妫坚持立场,因为名称就代表着发展方向。最终,在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的支持下,“北京天文馆”的名字终于敲定。

  名字确定了,还要选取位置。赵世英回忆说,1955年选址时,科学院的两位副院长竺可桢和吴有训,与陈遵妫一起,在北京多处考察。

  陈遵妫在《筹建北京天文馆往事》中回忆,天文馆选址曾考虑在天坛内建馆,但因会破坏古迹的完整性,遭到文物部门的反对。第二个备选地是鼓楼,但在此施工不现实,只好作罢。随后,筹备组到北海考察,“看到后海那里环境优美,十分安静。但感觉太偏僻,交通不方便,大家都不太满意。”

  最终,地址选定在当时还是庄稼地和守墓小院的西直门外。陈遵妫认为,此地环境开阔,有发展前途,更重要的是毗邻动物园,游客到动物园后可以再到天文馆参观,“很多星座的名称都是动物名字,可以加深印象。”陈遵妫想,建成后的圆顶天文馆和不远处的尖塔展览馆遥相呼应。

  回忆讲述>>>

  当年门票一毛五 观众带铺盖排队

  北京天文馆是亚洲大陆第一座天文馆,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座科学技术普及馆。

  1956年,20岁的赵世英来到还在筹建的北京天文馆学习天文,一同来的青年人共有32位,都是给未来天文馆发展做准备的。

  赵世英记得,1956年的冬天,北京天气很冷。11月的夜晚,大雪下到膝盖深,陈遵妫给班里的年轻人讲天文学的基础知识。那个年代,国内没有天文学的教材,高校也仅有南京大学设立了天文系,想学习天文学知识很难。50多岁的陈遵妫,一句句翻译当时苏联的天文学教材,带着一群人在冰天雪地寒夜中一颗颗认星星。

  赵世英至今记得,陈遵妫有次在上课时突然说,天文馆是新中国的第一个科技馆,这个事业怎么干,做馆长的自己也没什么把握。“如果有志于这个事业,我们就一起探索;如果对此没什么兴趣,你们可以另找出路,不耽误你们,也不耽误这个天文事业。”最终,20多个年轻人留了下来。

  北京天文馆及其附属建筑占地约25000平方米,划分为参观区与服务区。据天文学家李元回忆,北京天文馆的总体设计是根据工作项目、活动范围和仪器设备,以及参考了一些外国天文馆的情况而进行的。天象厅半球形银幕的直径定为23.5米,这是按照订购的德国蔡司天象仪的要求确定的。天象厅内观众的座位定为600个。

  北京天文馆的基建工程于1955年10月开始动工,到1956年底,土建部分及圆顶结构部分已基本完成,而天文馆最主要最复杂的天象厅部分是1957年5月完工的。

  1957年9月29日,北京天文馆开馆的消息震动全国,中外600多人参加了开馆典礼。

  赵世英介绍说,天文馆的总设计师是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馆内傅科摆顶棚是知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而门口金灿灿的“北京天文馆”几个字则是时任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的。

  当年“十一”国庆节正式对公众开放后,每天都有几千人慕名而来。“当时有人半夜就来排队,带着铺盖卷,就为了看看这个新天文馆。”赵世英说,当时门票一毛五一张,每天馆里表演六七场李元设计的天象节目《到宇宙去旅行》。

  公众带着新鲜和好奇来到天文馆,当“夜幕”降临时,观众拍手喝彩。节目中说,哈雷彗星将于1986年达到近日点,观众新奇地说:“那还远着呢,还有20多年呢。”赵世英说,这是天文馆与公众融合的尝试,“这是李元先生的奥秘,天文馆不能总是干巴巴地讲一些天文知识,要让公众有参与感,真正与天文交织在一起。”

  天文馆受到公众的喜爱,很多人在留言簿中写下自己的感悟,赵世英一直记得60年前,一位留名为“沙哑”的观众作的一首小诗:湛蓝宇宙海,从来未通舟;乘坐天象仪,星空信步游。“看来大家是真的喜欢天文馆。”赵世英欣慰地说。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杨亦静 本版供图 北京天文馆

为您推荐

新闻
军事
娱乐
体育
汽车
城市